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

首笔全国碳交易额为万元!首日交易总额2.1亿元!

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碳交易?给金融机构带来哪些机遇?一起来看!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于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备受瞩目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

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万元。

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又称为“碳排放权交易”,就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利”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

简单来说,实际碳排放超额的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在市场上购买配额。

图/人民网

家企业首批纳入管理

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按照“一主两副”的总体架构,在北京、武汉和上海同时举办。

根据相关规则和公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两者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北京承建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则是对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首批被纳入管理的有家重点排放单位。

为什么是发电行业?

据长期从事电力行业的资深人士介绍,碳排放较多的行业依次为能源行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能源行业碳排放量占到全部碳排放量的50%以上,其中煤碳发电又占据较大比重。现在是允许产生碳排放的发电企业可以和有碳配额的发电企业在碳交易市场进行登记(武汉)、买卖(上海),在碳排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火电厂这种碳排大户为维持电力生产,需要从其他有富裕碳排放权的电力企业购买,从而推动火电企业升级发电技术、降低碳排放量。

根据测算,上述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首笔全国碳交易价格每吨52.78元

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数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

16日上午,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万元。

那么碳价又是如何形成的?

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透露,从过去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全国7个试点省市的加权平均碳价应该是40-50元人民币之间。

碳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赵英民表示,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

“坦率说,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赵英民称,目前生态环境部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

金融机构迎来“碳机遇”

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银保监会政研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日前就指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碳排放权可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重要的质押基础。目前银行业在支持碳减排的工作中,把客户的碳表现作为授信流程的重要参考因素,从更长远来看,把碳的定价纳入授信、融资决策、贷款决策的参考因素。

为贯彻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相关要求,发挥金融在绿色信贷和碳市场中的积极作用,金融机构纷纷推出碳排放权融资相关产品,积极开展各种与绿色低碳相关的金融业务,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全国碳市场开市当日,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介绍了该行在此领域的探索情况。他介绍说,年,兴业银行即在国内首推能效项目融资产品,年启动了对碳金融的布局,独立开发碳资产评估工具,推出一系列碳金融产品,落地多个国内首单业务,在碳金融领域实现诸多创新,与国内所有碳交易试点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6月16日又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做好了充分准备。目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22万亿元,服务企业3.13万户。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湖北分会场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介绍,民生银行成功接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并在碳交易市场上线前完成了多轮测试优化,为全国碳交易结算提供有力的保障。郑万春表示,将不断迭代创新碳金融综合产品体系,为全国碳交易市场及其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加强金融资源配置,加快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全国碳市场交易首日,华夏银行与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完成了全国碳市场首笔实现交割的远期交易。

《中国银行保险报》从中航信托获悉,该公司与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已完成部分碳资产数百万级规模的首批建仓。据悉该项目计划于本年度控排企业履约前建立完毕长线投资仓位,存续期内也会为更多的非控排企业提供可供自主碳中和的CCER资产。

同时,为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接下来还将根据国内碳交易市场,积极创新涵盖国内碳市场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碳交易清算、结算、资金管理等多样化金融服务,促进我国碳金融快速发展。

国泰君安研究所非银首席研究员刘欣琦认为,围绕交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和碳减排量,将产生一系列交易、投资、支持类金融活动,包括以碳排放许可配额和碳减排量为标的的现货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以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作为外在形式的碳融资,以及碳指数、碳保险和其他金融工具为代表的各类“碳支持”。

另外,从政策引领出发,监管也在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立。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同时,绿色保险保障功能不断提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疗废弃物等21个高环境风险行业,地理范围覆盖到31个省市,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图读懂“碳交易”

图片来源人民网

记者仇兆燕

编辑冀晓航

记者于晗、冯娜娜、樊融杰对此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