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2月4日,运载着蒙古国进口煤炭的集装箱班列,缓缓驶进中国河北曹妃甸港通用码头站。这是曹妃甸港自年开通至乌兰巴托国际货运班列之后,首次开行的中蒙煤炭集装箱回程班列。此次班列搭载个集装箱,共计吨进口焦煤。据悉,此次为首次采用中蒙俄互认的集装箱运输方式,从蒙古国乔伊尔站装车发出,在中国二连浩特口岸完成换装,并直达曹妃甸港。
去年,蒙方向中国人民捐赠三万只羊助力抗击疫情;礼尚往来,湖北省政府回赠蒙方份采花宜红茶和份长盛川青砖茶。抗疫期间,中国政府和民间通过多种渠道伸出援手,所捐助的核酸检测试剂、N95医用防护口罩等医疗物资为蒙古国人民提供了有力支持。2月1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正向蒙方提供疫苗援助。两国关系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得到升华。在良好氛围烘托下,中蒙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并展开系列经贸合作。
来自中国发改委的消息,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进一步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多条铁路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中国与俄、蒙进一步扩大煤炭等能源资源领域贸易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
蒙古国原计划年建成从塔本陶勒盖至宗巴彦之间全长.6公里的铁路,线路使用中国标准,主要目的是把塔本陶勒盖煤矿所产的煤炭快捷高效地运至中国。目前蒙古国南向铁路已完成铺轨约公里,建成之后将与中国甘泉铁路相连。该铁路修建完成后,蒙古国每年可向中国出口约万吨煤碳。塔本陶勒盖煤炭通过公路运输每吨运输成本30~32美元,改用铁路运输降到14.9美元/吨。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和出口的90%由矿业部门贡献,仅煤炭出口收入在去年蒙古国家预算中为1.4万亿图格里克(约合37.8亿元人民币),新铁路的建成将使其经济大受裨益。
另据蒙古国工商会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和出口减少20.3%和21.7%,出口额下降30.9%。矿业是蒙古国收入的主要来源,将煤炭、稀土等矿产品从资源地运输到或出口到目的地,在蒙古国需要四通八达的公路或铁路,其中铁路运输较为经济快捷。不过,蒙古国铁路主要为国营所有,且蒙古国资金短缺,基建能力较弱,这条早就计划修建的从塔本陶勒盖至宗巴彦铁路能否在年顺利建成,目前看还得有所保留。
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进口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3亿吨,同比增长1.5%,年煤炭净进口量预计也在3亿吨左右。据中国自然资源部数据,中国平均每年消耗煤炭超过40亿吨,现有国内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过去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常年占据中国进口煤市场的60%以上,预计未来资源丰富、邻近的蒙古国或将成中国煤炭主要来源国。
由于地处内陆,蒙古国除矿业外其他产业相当薄弱,土地贫瘠、气候干燥,不适宜大规模农业和蔬果种植,许多工业产品和瓜果蔬菜需从中国进口。而且从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与蒙古国相互实施在《亚太贸易协定》项下的关税减让安排,也让两国贸易更加便利和通畅。根据安排,蒙古国对个税目削减关税,主要涉及水产品、蔬菜水果、动植物油、矿产品、化学制品、木材、棉纱、化学纤维、机械产品、运输设备等,平均降税幅度24.2%;中国在《亚太贸易协定》项下的关税减让安排适用于蒙古国。
中蒙关系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两国高层交往热络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巩固,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密切活跃。与此同时,中蒙双方在交通铁路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也进一步提上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