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冰火两重天
煤电博弈之下,今年前三季度,煤炭和煤电企业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煤炭企业数钱数到手抽筋,一边是煤电企业赔钱赔个底掉。
指标显示,前三季度,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44.6%;利润总额.0亿元,同比增长.2%。
数据显示,五大集团旗下电厂普遍性亏损。A股市场27家火电企业前三季度仅有6家实现盈利,其余21家均出现亏损,甚至有企业亏损超40亿元。
由上可见,煤碳、煤电行业盈利情况,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尤其是对煤电行业来说,全产业业绩下滑超出了预期。
长期以来,煤电供需矛盾一直是难解的疙瘩。电价上涨时煤炭企业亏损,煤炭价格上涨,煤电企业赔钱,这几乎已经形成了怪圈。
煤电亏损呈产业常态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赔钱的基本上是煤电。从年以来,我国煤电基本上处于全行业的亏损状态,年煤电亏损状态更是达到顶峰。
由于煤电是我国电力安全的压舱石,为了保障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在煤炭价格这些年一路飙升之际,煤电企业即便是亏钱也得满负荷运行。
长期下来一些煤电企业早已资不抵债,依靠集团担保、委贷维持生存,发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位运行,旗下电厂有的甚至被关停、破产。
关于煤电行业长期亏损的原因,有人指出是电力行业产能过剩,新能源挤压生存空间造成的,其实真正的原因还在于煤炭的市场化、期货化。
我国电力过剩是相对的,工业生产领域拉闸限电基本上是常态,人均用电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在供电侧我们对电的需求空间依然很大。
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速虽然很大,但是其发电占比并不高,对煤电的冲击微乎其微,不存在挤压煤电的可能。
煤炭期货化是主因
年电煤合同价格向市场价格回归;年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现电煤价格并轨;年炼焦煤、动力煤期货成功上市,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建立。
在煤炭交易制度建立的过程当中,煤炭价格的波动已经影响到了煤电的运营。从年到年,煤电行业首次迎来全行业亏损。
根据当年数据显示,年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累计亏损高达亿元,半数以上的煤电处于亏损的泥淖。煤电赔钱的时间表,几乎与煤炭市场化是同步的。
煤炭的市场化和期货化,导致煤炭容易被资本掌控。资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控煤炭的生产和交易量,通过幕后操作来大肆炒作煤炭的价格。
进入年之后,煤炭均价飙升至元,这完全是资本在幕后推动。煤炭价格的飙升,直接给煤电行业来了个降维打击,基本上要了煤电的命。
尽管相关部门出手对煤电保供,并出台燃煤电价市场化改革,但是依然难以破局煤电生死两重天困局。只有取消煤炭期货化,斩断资本黑手才可以破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