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开始实施。文件中指出,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要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适时调整电力规划,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持提升供电水平。同时,国家能源局将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的监督管理,并针对达标和未达标企业实施奖惩制度。
《电力可靠性管理》覆盖了电力系统、发电侧、输变电、供电侧、用电侧多种场景的精细化管理。包含事故预警、风险闭环管控、发电设备监测、供电设备监控、故障告警、用电监测、调度优化等多个环节。
数字化时代下,我们深知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电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双碳目标、全球煤碳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电力企业在供电可靠性、安全性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通过数字技术,推动电力企业转型,实现电力一体化、精细化管控。
从战略层面到落地阶段
电力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电力数字化不是“电力”与“数字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传统的电力管理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数据监测、感知预测、电力调度等目标,创造新的增量价值,适应低碳、绿色发展要求。
作为国内专业的数字化咨询及技术服务平台,艾艺基于丰富的数字化电力落地经验和行业洞察,为电企业的转型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
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让电力数字经成为必选项。已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头部电力企业表现出的服务优势凸显。
技术的成熟让电力场景化落地变得丰富灵活,转型目标由“电力信息化”逐渐向“物联网大数据综合管理”拓展。
在各级政府、十四五规划引导下,数字化电力已从战略层面转向落地阶段。
电力企业有着资产规模大、安全重视程度高、业务系统复杂等特点。需要站在业务、管理、运营等多个角度,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可感知、可视化、可预测”的运营模式,突破地域限制,解决传统电力运营信息不对称、决策效率慢造成的能源浪费等难题。
构建“电力+算力”系统,充分利用新型技术和传感器、算法模型的优势,以数据流引领业务流,将设备监测、用电统计、客户服务、能源优化等环节产生的数据转化为电力运营的“引擎”。
电力数字化在低碳减排领域从国内头部两大电网企业的典型案例中已得到了证实,在碳优化监测、提质增效、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强化电力转型的顶层设计,以打通数字壁垒,挖掘数据价值为核心,制定阶段性转型目标,凝聚电力数字化转型共识,让数字化技术成为电力运营过程中的“数字大脑”。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数字化进程不仅关乎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前景,还和实现双碳目标相关联。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积极寻求创新发展路径。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
提升能源有效利用率
数字化电力的本质是通过数字化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未来,综合能源管理是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衡量一家电力企业实力的标尺。各大电力企业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发展路径。南方电网、华能、国电等头部企业已全面实施数字化电力管理体系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艾艺“智慧电力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能源电力企业提供“安全低碳,智慧节能”的数字化转型方案,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云平台,融合能源管理系统,帮助电力行业中的上下游企业全面向数字化电力转型。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拥抱数字化,开启智慧电力综合管控时代。
电力数字化案例参考:
·艾艺为国内某节能企业开发的“虚拟电厂”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供电侧和用电侧场景中的能耗监测、电力曲线监测、分项计量、楼宇用电监控、异常告警等进行全面管控,让城市用电变得可视化、可监测、可诊断、可分析、可决策,实现柔性负荷控制,提高电力使用效率,保障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推动电力数字化改革,响应双碳目标,实现电力运营精细化、常态化治理。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已累计调度超27.8万千瓦,单次最大削减负荷50.5MW,柔性负荷调度能力超10%。在基本不影响用户用电的前提下,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艾艺“数字化电力”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多主体电力能源信息的采集、融合、分析、计算与共享,构建智慧电力云管端一体化运营体系,满足电力发、输、变、配、用等各个场景的安全性、稳定性需求,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数字化管控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