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能源消耗、碳排放、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汽车领域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建设绿色中国规划,例如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机动汽车实行限号出行政策等等。为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我国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倡导绿色出行并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力求调整能源结构。
电动汽车兴起
众所周知,传统机动汽车非常依赖石油,并且其尾气排放会大大加重环境负担,加剧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但是电动汽车与机动汽车的争论长达数载。
有人认为电动汽车无尾气排放问题,有利于空气污染治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电动汽车存在马力不足、充电不方便等不足,那么电动车究竟能不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电动车减排优势并不明显
据消息,近日有专家在演讲中称,电动车并不能减少碳排放,芝加哥大学研究团队对比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终生排放,研究表明只有行程在2万多公里以外,电动车的排放才低于燃油车。
这是因为我国燃煤发电占比依旧高达67%,电动车只是将碳排放转移了,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用清洁能源。
当前我国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受气候、地域因素影响,其发电量无法满足全国供电需求,而占主导的火力发电方式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每年造成的碳排放量非常大。此外,电动车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再加上电动车电池报废后无法回收处理,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院士给出几点建议
总而言之,即使在使用过程中电动车减排性能优于燃气车,但结合电动车的生命周期,即一辆电动车从开采原材料到最终的报废处理来看,电动车并不能减少碳排放。
针对电动车碳排放情况,专家在演讲中给出几点建议。首先是应用微矿分离技术处理煤碳,分离出污染物并改造成土壤改良剂,从源头解决煤污染问题。然后是应用分布式发电方式,将谷电时段溢出的电储存,增大发电效率。最后是光伏发电和畜牧养殖结合发展的建议,可以实现治沙、发电一体化,实现联合减排的目的。
虽然当前我国能源形势较为严峻,但与此同时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不仅成功实现了空间站“从无到有”,还成功完成南水北调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相信我国清洁能源开发也定能攻克难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