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储能系列深度研究报告:《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报告出品方:Meitwater)报告来源于公众:《百家全行业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交通运输——温室气体主要的排放源之一
至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共计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年为亿吨,年为亿吨,年为亿吨。年,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排放以外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亿吨CO2e,年为亿吨。分部门来看,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五个经济部门:能源供应;工业;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运输;建筑中的直接能源使用。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高于其他任何经济部门,其CO2排放量约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年,全球交通运输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近1.7%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增速高于工业(增长率约为1.7%)以外的其他终端用能部门。受疫情影响,年全球运输部门的碳排放空前下降,随着近两年国内外疫情逐渐缓解,出行需求逐渐恢复。随着国家繁荣和经济活动增多,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性有所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用量和相关排放也相应激增。(详见图1、图2)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指出,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再创新高,超亿吨,比年增加3.21亿吨,增幅为0.9%。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其中电力碳排放增幅最大(1.8%);工业碳排放下降了1.7%;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增长了2.1%,(详见图3)但电动汽车的推广有效抑制了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增长。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突破万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4%以上。(详见图4)若年新上路的电动汽车仍是传统燃油车,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再增加万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交通低碳排放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全球交通运输部门排放量的增长相比,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碳排放量下降了3.1%,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突破万辆,也为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EA《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指出,在能源价格冲击、通胀上升、传统燃料贸易流动中断的一年中,尽管许多国家的用能从天然气转向煤炭,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低于人们担心的水平。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部署有效避免了额外的5.5亿吨CO2排放。整体来看,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增长趋势。为实现年净零排放目标,到年,交通运输行业CO2排放量必须每年下降3%以上。
汽车行业是我国CO2重点排放源之一。研究表明,我国交通领域CO2排放量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9%-10%,其中汽车行业占比最高,占70%-80%。年,我国乘用车、商用车分别占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5%、61.5%;使用汽油、柴油、其他燃料(天然气、醇类燃料等)的车型分别占42.8%、52.5%、4.7%。(详见图5)
IEA预测,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交通运输CO2排放量在短期内将继续增长,年达到略高于10亿吨的峰值,然后逐步下降,到年下降至约1亿吨,比年降低近90%,但仍将有大部分排放来自减排困难的国内航空、航运以及长途公路货运领域。(详见图6)未来,中国交通运输行业零碳目标的实现将以道路交通为重点,汽车电动化、交通运输系统高效协同将是推动减排降碳的关键因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报告总计:21页。
受篇幅限制,仅列举部分内容!
报告来源公众:
“百家全行业报告”专注于科技领域:储能、碳中和、新能源、电力、光伏、风力、煤碳、充电桩、换电站、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电池、氢能源、再生能源等行业数据报告,用数据解读行业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