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欧盟正式宣布将禁止向俄罗斯进口煤炭,这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首次将制裁触手扩展到了俄罗斯的能源行业。4月8日,拜登签署两项法案,终止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常贸易关系的同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能源合作,短时间内难以挽回,甚至可能出现继续恶化的态势。
不过,作为战略资源的能源,美欧拒绝购买,并不代表其他国家不感兴趣。根据媒体4月8日报道,自3月份开始,有多家中国企业已经使用人民币向俄罗斯进口煤炭,首批煤炭将于4月抵达中国。理论上,这将是自美国及欧盟对俄罗斯发动制裁,同时将俄罗斯剔除SWIFT体系后,俄罗斯对外发送的首批非美元和欧元结算的大宗商品。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交易均以美元计价,但由于西方国家切断了俄罗斯银行与SWIFT的联系,使得交易一度暂停。目前,炼钢厂和发电厂使用的煤炭,均以人民币计价。据悉,除了煤炭之外,首批以人民币支付的俄罗斯ESPO原油,也将于5月交付。
针对俄方以人民币方式向中国出售煤炭及石油,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日前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俄财政部及中央银行还在不断地细化交易流程。他进一步表示,向中国出口能源,让俄罗斯看到了将能源出口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的机会。
此前,欧盟提出了针对俄罗斯的第五套制裁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对俄罗斯的煤炭禁令。有意思的是,这项措施距离最终生效时间,还有近4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欧盟方面在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问题上摆明了姿态,但在这4个月的缓冲期里,欧盟还有继续回旋的余地。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无外乎三大类:石油、天然气、煤炭。在这三者当中,煤炭最容易下手,对欧洲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最小。据统计,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的年进口额长年保持在40亿欧元的水准,而这与每年亿欧元的俄天然气进口额相比,显然是九牛之一毛。相对于煤炭而言,欧盟内部对于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问题依然没有争出一个结果。
不过俄罗斯方面已经表态,不会立即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究其原因,在于俄罗斯的卢布结算法令,并不适用于既定的天然气供应协议,但进入下月以后,欧盟方面必须要作出抉择,如果在“冷静期”过后,欧盟依然坚持对俄能源禁令,那么俄罗斯必然要在亚洲范围内寻找新的伙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但凡美欧方面在制裁俄罗斯能源问题上有了新的动作就会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各国在禁令生效之前疯狂采购俄罗斯能源。整个3月,欧洲国家累计向俄罗斯进口了万吨煤炭,同比增长40.5%,创下了3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在宣布对俄罗斯进口石油实施制裁后,也在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力度,目前已达到每日
10万桶的水平。
短期来看,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意愿困难重重,而从长期来看,如果美欧下定决心全面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那么与亚洲伙伴通过人民币结算,不失为俄罗斯规避西方单边制裁的有效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