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曲折的长廊将兴明湖一分为二,一边是铺满湖面、青翠欲滴的荷叶,一边是亭台楼阁,白桥飞架,柳树成荫。居民三三两两坐于廊上,闲聊家常,欢声笑语。兴明湖旁边是兴隆山,山不高,有青石铺设的小道蜿蜒而上,初秋时节仍郁郁葱葱。9月25日上午,记者在兖矿集团兴隆庄矿的兴隆山,却恍如在北方看到了苏州园林。

“兴隆山下面其实都是煤矸石。”在山脚下锻炼的一位大爷热心地向记者介绍道。煤矸石是采煤、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硬度高的黑灰色岩石。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兴隆庄煤矿矿井开采时产生的煤矸石就堆积在这里,日久成堆。黑色的煤矸石堆,不仅样子不好看,还污水横流、粉尘弥漫,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当年挖湖里的土,再盖在矸石堆上,才有了现在的兴隆山和兴明湖。”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为杜绝污染,兴隆庄煤矿在80年代就做出了治理矸石山的决定。就地挖掘出泥土覆盖于矸石堆上,层层堆砌,并栽植各类乔灌木20余种2万余株,造林面积达到64亩。矸石山旁的塌陷区连接挖出的土坑,顺势改造成面积达平方米的兴明湖,湖边架桥设亭植柳,水中种藕养鱼。山和湖相依相伴,绿柳和荷田相接,一改当初煤灰漫天、污水满地的景象。

兖州本无山,由兴隆庄矿造的兴隆山,就成了兖州唯一的山。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不断治理改造,兴隆山已成为当地地标性景观。如今,山脚下湖边建立起了平方米的花园,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了老百姓闲暇时最爱去的“水上公园”。

接着,记者来到了兴盛山。兴盛山是兴隆庄矿的另一座矸石山,于八年前开始改造。不像兴隆山那般陡峭,兴盛山坡度不大,设有盘山公路,山顶也很平坦。女真、杨柳、美人蕉乃至各种果树被规划地井井有条。记者登上兴盛山顶时,工人们还在紧张地劳作。据工作人员介绍,与兴隆山主要发展生态公园相关项目的定位不同,兴盛山主要发展休闲、锻炼等惠民项目。“我们还会在这上面建一个足球场。”现场工作人员说。

“煤炭一直在开采,肯定会不断产生新的矸石,难道要不停造山吗?”在山顶走着,记者却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采煤,已经不往地面运矸石啦,直接在地底就解决了。”工作人员笑着说。为让记者进一步了解煤炭开采的情况,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了兴盛山脚下的兴隆庄煤矿煤质发运中心。

“煤场不见煤、开矿不见矸、建设绿色矿山”,在四个白色的全封闭煤仓下,一句红色的标语异常醒目。放眼望去,广场上不见丝毫煤灰,和记者想象中黑色的矿场完全不同。“以前这上面堆得都是煤,现在所有的煤从地下直接运到这四个煤仓里面去,再也不用往地面摆了。”兴隆庄煤矿煤质发运中心党支部书记申相庆指了指煤仓说。记者看到,从矿井生产出的煤炭通过一条白色的全封闭的皮带栈桥运往煤仓,再由煤仓经一条全封闭输送带直接送往装车地点。运输过程中,煤碳全程密封,丝毫不会外泄。

据了解,为应国家环保要求煤矿不能露天存放发运煤炭的指示,年4月,兴隆庄煤矿投资1.2个亿开始施工建设全封闭煤仓,并与同年11月30日竣工投入使用。煤仓分ABCD四个仓库,分别装有精煤1号、精煤2号、块煤、混煤四种煤。

在申相庆的带领下,记者坐电梯来到了煤仓顶部。从上往下俯瞰,不仅兴盛山和整个矿区尽收眼底,连远处兴隆山顶的凉亭都依稀可见,矿场周围绿树成荫,时有凉风袭来,丝毫感受不到煤尘的呛鼻感。不过申相庆却有更高的追求,“现在还不够,以后还得再种点花和树点缀一下。”

下了煤仓,记者又来到了煤炭装车点。这是个全自动化操控室,操控员是两个女工。煤车在外面排成长队,记者现场观看了装车流程。只见卡车停到指定地点后,操控员只需设定好装车数值,按下按钮,自动化设备就会将煤炭倾泻在车斗里面。“我们这套设备误差不超过20公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记者临时测算了一下,三十多吨煤装车,前后竟只需要一分钟左右。“原来装车得十五个人拿铲子装,煤灰遍地。现在一个人开车过来,就什么都不用管了。”申相庆说。卡车开出装车地点,盖好防尘布后,还会经由三道洗车工序方能开出矿场,尽量杜绝煤灰污染。

一般人的想象中,开采煤矿总是和脏乱差沾边。但在兴隆庄煤矿里面,记者不仅看到了干净的煤矿,还看到了绿水青山带给人们的惬意生活。自年正式投产以来,兴隆庄煤矿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美好兴隆”的绿色蓝图仍在继续绘制。(通讯员王鑫涛林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