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能发科技〔〕58号),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关于煤炭矿山相关的规划意见摘录如下:我国能源科技发展形势方面年产万吨以上特厚煤层综采与综采放顶煤开采装备、重介质选煤技术等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应用。煤矿瓦斯治理、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重点任务方面聚焦煤炭绿色智能开采、重大灾害防控、分质分级转化、污染物控制等重大需求,形成煤炭绿色智能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煤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集中攻关]研制智能实时随机超前探测技术,支撑“透明矿井”所要求的地质保障体系建设;研发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设、综采设备精准定位与导航、综采设备群智能自适应协同推进、井下智能网联无轨辅助运输等关键技术装备,开发适应煤矿各类巷道条件的智能化快速掘进成套技术装备,提高掘进效率,减少作业人员。

煤矿重大灾害及粉尘智能监控预警与防控技术。[集中攻关]研究工程扰动下深部原位岩石力学行为,突破深部强采动大变形围岩控制、冲击地压智能防控技术;开展深部工程结构围岩地层改性、深度高地应力采场围岩综合控制等技术研究;研制井下极端复杂环境下多功能、高精度、低功耗智能感知设备,研发井下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分析处理与智能预测技术,实现重大灾害事故风险识别、预测与预报预警。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开展能源领域用智能传感和智能量测、特种机器人、数字孪生,以及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化、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煤炭等传统行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开展各种能源厂站和区域智慧能源系统集成试点示范,引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孪生技术。开展三维精细化建模、数理与机理结合的自适应建模、状态参数云图重构、多物理场信息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包括设备状态人工智能预测、性能与安全风险智能诊断、人机交互虚拟仿真预测的数字孪生系统。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开展图像识别、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混合增强智能、群智优化、深度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与能源领域的融合发展研究;开展跨域多链融合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构建具备自治管理能力的区块链平台,研究适用于能源交易、设备溯源、作业管理、安全风险管控等业务的共识机制,开展区块链在分布式能源交易、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金融、需求侧响应、安全生产、电力调度、电力市场等场景的应用示范。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建立大数据模型,支撑构建海量并发、实时共享、开放服务的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安全共享技术研究,深化应用推广能源云,全面接入煤、油、气、电等能源数据,打造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开展适用于能源不同领域的云容器引擎、云编排等技术研究,构建异构云平台组件兼容适配平台和多云管理平台,支撑能源跨异构云平台、跨数据中心、多站融合、云边协同等环境下的应用开发和多云管理。物联网技术。开展适应能源领域标准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技术、能源物联终端协议自适应转换技术、能源物联网信息模型技术、能源物联网端到端连接管理技术研究,形成云边协同的全域物联网架构,开发适用于能源物联网的新型器件、新型终端与边缘物理代理装置,开发物联网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共享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能源物联网及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装备体系,建立具备接入和管理各种物联网设备及规约的物联网管理支撑平台。煤矿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发煤矿工程数字化三维协同设计平台,支撑煤矿智能化设计;重点突破精准地质探测、井下精确定位与数据高效连续传输、智能快速掘进、复杂条件智能综采、连续化辅助运输、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煤矿机器人等技术与装备,建立煤矿智能化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针对我国不同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开展大型露天煤矿智能化高效开采、矿山物联网等工程示范应用,分类、分级推进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IntelMining智能矿业

扫码添加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