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山水间,蜂蝶引路勤,得知游子归,鸡啼犬吠迎。寓居异乡甚久的人,对故乡的心,怀着深深的眷恋,不仅是土生土长的龙溪人,更多的是根生故里,难释故园农耕情怀。也许是龙溪近些年来的蜕变,早已萌生归隐故里之心。我至幼生长于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水乡村---龙溪。
看惯了云山雾绕,云卷云舒的风景,听惯了蛙鸣鸟叫,牛哞羊咩的乡村乐章,习惯了餐风饮露,戴月披星的田园牧歌。却无心痴恋于城市灯红酒绿,花天锦地的风靡生活。清清家乡水,浓浓故乡情。
家乡的水,清凉醇厚,甘甜沁人心脾,忆昔日时光。在房屋檐头土层之下,石隙中藏有一股清泉,泉水清澈如镜,冬暖夏凉。终年源源不断流向泉外四方井槽里,那时满山遍野植因人多地少被严重破坏,导致泉水涓涓细流,供不应求。乡亲们屡屡因一桶水挣得面红耳赤,闹得不欢而散。常常三更半夜吱悠吱悠担着水桶,列队在井槽里用葫芦瓢舀水,到方圆几里的水源地担水寻水,心力交瘁,苦了俺的乡亲们。秋来皎月明,夜阑读书勤。
时间,总是承载不走如烟的往事。回首以往,在家乡群山环抱的村庄里,家家户户都未通上电,时至天黑,乡亲们屋檐顶、炊烟袅袅,灶堂里、烈火炎炎,一盏盏煤油灯在微风中燎绕泛着微微黄光,如磷火般在木屋中星星点点,屋外漆黑一片,到处黑咕隆咚,树影婆娑,犹如魅影重重。在幼小的心里总是毛骨悚然。
于是,特别期盼风清月朗之夜,月光如水,千里清辉一遍。借助明亮的月光,捧读着连环画细细品读,是多么的惬意。山里人,惜油如金,及早的吹灯上床安寝。唯有不守安份的鸟儿,在寂静空旷的山谷中,时不时的鸣叫。划破了山村的宁静。绿荫深深难见天,山路弯弯径难行。那时候的家乡,山路曲曲折折崎岖难行,没有乡村大道,只有阡陌纵横相连,每逢赶集,乡亲们肩担农货,翻山越岭步行数十里的山路,匆匆忙忙到集市上变卖了农货,换取所需之物,又火急火燎地,往返数十里折回,来来去去挥汗如雨,疲惫不堪,真令人暗然神伤。交通的不畅,不单阻碍了乡村的发展势头,还让乡亲们苦不堪言。曾记得村寨中有一户殷实人家,从外乡运回一车煤碳,因公路未修到村里,举全寨男女老少之力,肩挑背扛,好不容易才把煤碳运送到家,其中的艰难不可名状。往事历历在目,却不堪回首……三四十载的风雨历程,就在弹指一挥间。
如今,时世变迁,山村巨变,一幢幢乡村新式雅致的别墅散落于翠竹掩映之中,一条条公路浇铸的溪村大道上,交错纵横,车如流水,驶村入户,犹如N条巨龙在溪中游荡。
夜幕低垂,一排排高高矗立的路灯亮如白昼,一条条曲直相间的连户路连接你我,网络覆盖着千家万户。清澈干净的自来水安装至各家门口;遍布山野的青茶,花果蕴含着浓郁的清香……
如今,产业扶贫、五改一化一维,乡村振兴更是雷厉风行。生态美,百姓富,将成为溪村一帧美丽永恒的风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5.html